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二语文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3-02 16:31:25


课件对大家学好高中语文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掌握所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这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做有目的性了,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学好高中语文有帮助。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 ,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 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师板书问题字词。

不胜    shēng (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   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 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 dú (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钻燧取火   zuān suì

鲧禹 gǔn

耒   lěi

2、投影重要字词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2、使王天下 (名作动)

3、民多疾病 (名作动)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效法 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 (于是)

(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 (被)

2、因为之备 (替)

(3)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乱 (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措施治理)

(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状语后置)

3、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

(3)宋人有耕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三、章结构。

师: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四个 分别是:比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师: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

生: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旧的事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生:“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四、深入解读。

师:文章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讲解:如要证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中心,即举出一些这样不效法先王的例子。可文章前半部分却说了效法先王的可笑结果,这不是举例论证。要说明正面的中心,假设反面事例的结果,反推出中心的论证方法叫:假设法。假设法(本文论点之前的文段):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生: 还有寓言论证。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

师:用寓言论证是一种生动的论证法方,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师追问: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吗?

生:比喻残暴的统治者。

师:如果改编成那个在田里劳作的人整天坐在树桩下杀兔子,就可以说它是比喻残暴统治者了。联系论点部分,想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呢?

生: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人。

五、升华主题

投影韩非子生平,结合课文注释介绍,了解为什么他要创作这样的寓言。

韩非子其人: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师: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

师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他的法家思想远远不同于当时的儒、道、墨思想,他认为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末期,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故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适的思想。

六、比较作业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

七、板书: 文章结构

上古:构木 钻燧 人物 耕田的宋人

为……笑 ↑ 法 统治者

中古:决渎 结 不期修古 结 事件 守株待兔

为……笑 ↑ 法 —→ ←—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近古:伐暴乱 论 不法常可 论 结果 为宋国笑

为……笑 ↑ 法 为历史笑

当今

假设法 中心论点 喻证法

学大教育网精心为大家准备了高二语文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希望我们能够从阅读高中语文课件中获的知识,更多的高中语文课件内容请关注学大教育网。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