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诗词之毛泽东诗词鉴赏-浪淘沙·北戴河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30 14:59:12
我相信在很多老辈人的眼中,毛泽东主席一定是他们的信仰。在我的认识中,我个人也很仰慕毛泽东,他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诗人。下面就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经典古诗词之毛泽东诗词鉴赏-浪淘沙·北戴河。
【作品简介】《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年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1954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夏季著名的休养胜地。幽燕:这里泛指河北省。我国古代的幽州和燕国,都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相传秦始皇巡游到此,由此得名。谁边:何处。往事:以前的事。魏武:指魏武帝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献帝曾封他为魏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建立魏国,追尊他为武帝。东临碣石有遗篇: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靠近渤海。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曹操北伐乌桓凯旋而归时曾登临碣石山,慷慨赋诗,《步出夏门行》中有《观沧海》一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下文的“萧瑟秋风今又是”即由此引出。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声音。今又是:指又是“秋风萧瑟”的时候了。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雨中北戴河景象的描绘和对魏武帝的追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赞颂了新中国万象更新的大好形势。上阕,写大雨中的北戴河风高浪急的景象,表现出对渔民的关心、赞美之情。“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词一开头就以极其开阔的视野,泼墨般地描绘了北戴河的雨景:辽阔的华北平原,茫茫的渤海海滨,大雨滂沱,巨浪翻滚,而秦皇岛外的海域还有许多打鱼的船只准备起航。这首词起势很高,营造出一种大境界,不仅有狂风暴雨、滔滔白浪的自然景观,更有冒着风雨、迎着波涛出海捕鱼的人文景观。既有诗人面对壮丽雄浑的大海而生发的苍茫之感,也有诗人目睹打鱼船乘风破浪征服大自然的壮举油然而生的赞叹与关怀。这三句词表现出诗人包容祖国与人民的广阔胸怀,正因为如此,词的格调才高远、恢宏。同是写景,毛泽东眼里的一场大雨就会洒遍幽燕——华北大地,其景之壮观,也源于诗人本身的大气度。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打鱼的船儿都不见了,不知驶向什么地方?诗人瞭望辽阔的海面,打鱼船只渐渐隐没在波峰浪谷之间,驶向了远方,一句“知向谁边?”表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勤劳勇敢的渔民们在新社会焕发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旺盛激情产生由衷的欣慰和赞美;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人民领袖,对渔民又表现出天然的挂念、担心。这正是毛泽东诗词中常常流露出来的一种“大我”境界。在他的情感中,个人的感情早已和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了,他的激昂之情、浪漫之情、豪放之情、婉转之情……无不是发自内心并与人民大众的情感紧密相连的。这使他的诗词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下阕,追忆魏武帝曹操,今昔对比,歌颂今天社会的巨大变化。“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心潮起伏、思绪连绵,追忆起1700多年前的往事,魏武帝曹操策马挥鞭登上这里的山冈,留下“东临碣石”的诗篇。曹操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雄才大略、极有作为的政治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胜利而归,路经北戴河附近的碣石山,留下了为历代传诵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抒发了他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曹操真可算得上是英雄了,但在毛泽东眼里,曹操的抱负与业绩又怎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辉煌业绩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一个“越”字,大有横扫千年往事、纵观古今风云人物的宏伟气魄,这样的胸襟又岂是曹操所能拥有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在《观沧海》中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动。”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季节,但是却变了一个社会。面对同样的恶浪,古人无可奈何,现在,再大的风浪也不怕,当家作主的人们已经成为大海的主人。诗人通过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来表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今又是”是说景依旧,“换了人间”是说人不同。经过了1700多年,中国人民几经磨难与奋斗,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人间社会,被压迫者成为社会的主人。而曹操这样的风流人物,“俱往矣”。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四处奔波、游历的所养之气,无疑使他获得了无限诗情和灵感,他将革命家的人格与文学家的气质融于~身,完美地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因此,他在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挥洒雄放的气势、巨大的空间形态感与深沉的历史意识,共同构成了壮阔的意境。
毛泽东在这首词里特别写到曹操,不仅仅是为了今昔对比,更多的是因为他欣赏曹操的诗风,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与中国文学》)不难看出“大雨落幽燕…“往事越千年”也是这样的“大手笔”。
这首词的思路是古今对比,作者的视角在眼前波涛汹涌的北戴河海滨,思绪却上溯到1700多年前,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词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二句是曹操原诗的化用,相同的语言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善于借鉴前人的创作,善翻古意而创新意境的精深艺术修养。
以上就是这篇经典古诗词之毛泽东诗词鉴赏-浪淘沙·北戴河的具体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而且在我看来,我相信也有很多人喜欢毛泽东主席,毕竟是他带领着我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
南昌小升初择校时能够帮助你的建议归纳
2018-11-07 -
南昌小升初面试要经过几个流程_面试前要准备什么
2018-11-07 -
2019年南昌小升初招生录取和招生条件提前看
2018-11-07 -
南昌小升初入学方式有几种_南昌小升初怎么入学
2018-11-07 -
2019年南昌高考报名官方入口:江西教育考试院
2018-11-04 -
南昌线下辅导培训哪家好
2018-11-02 -
2019年江西高考报名费用是多少
2018-10-25 -
2019年南昌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报名条件
2018-10-18 -
江西省2019年高考录取政策
2018-10-11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